欢迎来到盒子语文网!

【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有什么区别】高考改革下的春季高考

历史演义 时间:2019-12-24

【www.hzsksp.com--历史演义】

上海春考上周六开考。报名和参考人数又继续下降,下降到了3000余人,到历史最低点。与2006年的12022人报名相比,春考的热度可谓一路下滑,查看:2011年上海春季高考人数,什么是春季高考。(东方早报12月19日)

作为一项高考改革,始于2000年的春考,从最初的北京、上海、安徽、内蒙古等省、市、自治区试点,到现在仅存上海、天津。春考遇冷已是老话题,每年分析原因,也大致相同,不外乎作为落榜生的考试,随着生源减少、高考升学率提高,报名人数自然减少;加之参加录取的学校,没有名牌与重点,也就不受考生关注,权将其作为练兵,是对秋考的模拟。

推荐阅读:2011年河南高考改革方案2011年江西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解决不了中国教育问题
从上海教育部门的表态看,春考还将继续惨淡经营。有两大理由,一是给学生更多选择;二是春考是对秋考改革的试点,有很多特点和优势,比如,考试不分文理科;一人可填报多个志愿;若同时被多所高校录取,可自主选择其中一所高校报到等等。

春考的很多操作,确实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,但在笔者看来,其陷入惨淡经营,正由于没有彻底贯彻某些高考改革精神,其中一条就是,扩大考生的选择权。

从扩大考生选择权出发,春考可做的文章很多。首先,可允许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,而不是将报名方位限定在落榜生(高考落榜生的出路)(往届毕业生);其次,可允许所有在沪高校,以及有兴趣参加春考的外地高校参与招生。这样一来,春考将极大程度激发考生的热情,就不再局限于少数落榜生选择少数一般院校。

但问题随之而来,其一,秋考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,更多的考生会选择参加春考;其二,高校将面临真正的选择,试想,如果春考中有名校、重点大学参加,一些秋考中被一般校录取的学生势必会放弃录取、报到,准备参加春考;其三,大学的招生成本增加,同时需结合招生改革,调整培养、管理措施,比如推行完全学分制。

事实上,正是由于上述原因,春考的设计,才将考生报名资格限定为往届生,也才安排少数一般院校参加。这与春考所宣称的扩大考生选择权,无疑是背道而驰。如此春考,考生不爱,也不受学校待见,能坚持到现在,如果不是有关部门硬撑,几乎不可能。有意思的是,春考中的一些好做法,也没有用到秋考中去。

这样的设计,从本质上说,是既想改革,却又不愿意放权,于是以不影响教育部门、学校利益为前提,构思改革方案,其结果必然是,公众所期待的多次考试、多次选择,并没有形成。

这是春考改革给高考改革的一大启示,要推行高考改革,必须真正放权,扩大学生的选择权。以这样的思路来分析春考的出路,除上述调整之外,另一条重要的改革思路是,将春考作为一次学业水平测试,考生可用这一测试成绩,去申请高校的自主招生,同时可申请4~5所学校,可同时被这些大学录取,被录取之后不再参加统一高考。如果按照这一思路,将不止春考,而可一年多考,比如三次,每次考生成绩都有效,都可用于高校的自主招生。这是真正意义的多次考试、多次选择,高校自主招生,学生完全自主选择。

对于我国高考改革来说,改革的形式并不重要,关键在于改革的实质,在多大程度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(包括选择考试、选择学校和选择教育),这是评价改革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。春考改革如此,高校自主招生联考改革,以及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亦如此。

以上内容来自熊丙奇的腾讯博客!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hzsksp.com/gx/48029/

推荐内容